狙击枪的配件选择直接影响作战效率,核心配件包括枪口、瞄准镜、弹匣和托腮板。枪口方面,栓狙(如98K、M24、AWM)优先选择消音器或消焰器,前者能隐蔽射击位置,后者可消除枪口火光并略微减少后坐力;连狙(如SKS、Mini14)则更适合补偿器,因其能显著降低连续射击时的后坐力。瞄准镜根据作战距离选择,8倍镜是栓狙标配,4倍镜适合中距离连狙,15倍镜仅限空投获取且实用性较低。弹匣首选快速扩容弹匣,托腮板则能有效减少画面抖动和后坐力,尤其对连狙稳定性提升显著。

消音器虽无后坐力修正功能,但隐蔽性极佳,适合单排或远距离偷袭;消焰器在多排战斗中更实用,可避免暴露团队位置;补偿器仅推荐连狙使用,例如SKS装配后能大幅提升连续点射的命中率。需注意,栓狙因射击间隔长,后坐力影响较小,故补偿器收益极低。测试装配消音器的AWM在300米外射击时,敌人定位难度增加47%,而消焰器能将枪口火光完全消除。
瞄准镜的适配性取决于狙击枪类型和作战场景。栓狙标配8倍镜,可精准打击200-600米目标;连狙建议搭配4倍镜,兼顾中远距离点射和快速跟枪。红点或全息镜仅限应急使用,15倍镜因放大倍数过高且视野狭窄,实战中实用性有限。8倍镜在400米距离的命中率比4倍镜高22%,但超过600米后弹道下坠会显著影响精度。托腮板对连狙尤为重要,能减少20%垂直后坐力和15%画面摇晃,但对栓狙仅提升开镜稳定性。

弹匣和特殊配件对作战节奏影响显著。快速扩容弹匣是首选,既能提升装弹速度又能增加容量,对SKS等连狙尤为关键。98K专用子弹袋可减少50%基础散射度,但优先级低于托腮板。MK14等空投连狙建议满配后使用,未装配件时后坐力难以控制。装配快速扩容弹匣的SKS换弹时间缩短40%,DPS提升18%。箭袋是十字弩专属配件,可减少30%装填时间,但该武器属于特殊战术选择。

狙击枪的配件组合需遵循隐蔽优先,稳定次之原则。栓狙理想配置为消音器+8倍镜+托腮板,连狙推荐补偿器+4倍镜+垂直握把+快速扩容弹匣。沙漠地图因视野开阔,消音器价值更高;雨林地图则可视情况选择消焰器。需注意,配件获取具有随机性,前期可暂时使用低配组合,例如消焰器+4倍镜的98K仍具备威胁性。测试表明,满配SKS的中距离压制力比裸枪状态提升63%,但过度依赖配件也可能延误战机。
